1.在中国,让公众理解科学将是一个长期的奋斗目标,除了科学界和教育界的参与,除了更好发挥现有科普资源的作用,眼下更需要做的一件事情是:职业科学普及工作者的培养和扶持,包括一支科普作家队伍的造就,国际上的经验表明,一批职业科学普及撰稿人的存在是科学普及的重要支撑,如果我们能抓紧培养一批职业的科学工作者,或许能为我们的科学普及注入新的动力。
通过此段文字,作者意在:
A阐明让公众理解科学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B介绍和评价国际上新的科学普及方面的经验
C呼吁尽快培养职业的科学工作者和科普工作者
D指出科普工作需要科学教育界和公众的共同努力
解析 本题为中心理解题。文段中“眼下更需要做的一件事情是:职业科学普及工作者的培养和扶持,包括……”通过递进与对策词,作者是在呼吁尽快培养职业的科学工作者和科普工作者。接下来用“国际上的经验表明”来解释说明。因此,结合选项应该选择C。A、D两项“阐明让公众理解科学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及“需要科学教育界和公众的共同努力”在文段中仅为引入作用,不是强调的重点,排除;B项介绍经验是为了论证前面的对策,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C。
2.目前在火电领域诞生的新技术很多,联合循环技术就是其中之一。简单来说,联合循环技术就是“一气两用”:将燃气轮机排出的高温废气,通过余热锅炉回收转换为燃气,进入蒸汽轮机后驱动其运转,两台轮机都将动能输送至发电机进行发电;废气再次进入锅炉,进一步将其中蕴含的热能转化为动能,降低最终排出气体的温度。这样不仅环保,还能节省燃料。启动速度快也是一大优点,其工作原理是在开机之初关闭运转较慢的蒸汽轮机,只启动燃气轮机,产生足够的热能后,再切换到联合循环模式。这一特点对于电力应急事件频发的大城市十分实用。
关于联合循环技术,下列说法与上述文字不相符的是 :
A停电时可在短时间内迅速启动
B蒸汽轮机早于燃气轮机启动
C高温废气得以循环利用
D明显提高了发电效率
解析 本题为细节判断题。由题干“将燃气轮机排出的高温废气,通过余热锅炉回收转换为燃气,进入蒸汽轮机后驱动其运转”和“其工作原理是在开机之初关闭运转较慢的蒸汽轮机,只启动燃气轮机”可以得出,应是燃气轮机早于蒸气轮机启动。
故正确答案为B。
3.海军舰艇中的军辅船是大洋上的“粮草官”,虽不具备强大作战能力,却直接关系着远洋保障。但是,目前中国仅有四艘综合补给舰在海军服役,维持日益 的远洋训练、护航和演习,显得有些 。
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漫长 顾此失彼
B复杂 无能为力
C繁重 捉襟见肘
D艰苦 苦不堪言
解析 第一空,A项“漫长”与“日益”搭配不当,排除。
第二空,B项“无能为力”用在此处形容补给舰的情况程度过重;D项“苦不堪言”意为苦得难以用言语表达,一般搭配“生活”等,用在此处语义不当;C项“捉襟见肘”意为拉一下衣襟就看见了胳膊肘儿;形容衣服破烂、生活贫困,后多比喻顾此失彼、穷于应付,与前文“仅有”一词对应准确。
故正确答案为C。
4.一位搏击高手参加比赛,自负地以为一定可以夺得冠军,却不料在最后的赛场上遇到一个实力相当的对手。搏击高手发觉,自己竟然找不到对方的破绽。他觉得很羞耻,愤愤不平地回去找到师父,央求师父找出对手的破绽。师父笑而不语,在地上画了一道线,要他在不擦掉这条线的前提下,设法让这条线变短。搏击高手苦思不解,请教师父。师父在原先那条线的旁边,又画了一道更长的线。师父说:“__________________。”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句是:
A短兵相接,智者为王
B狭路相逢,勇者必胜
C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D勤学苦练,敌弱我强
解析 A选项不符合:强调的是智慧的重要性,文段强调实干苦练而非智慧;
B选项不符合: 强调勇敢的重要性,同样不属于文段重点所指;
C选项不符合:强调了解敌我状况的重要性,关注的是两者之间,文段更侧重指关注自我勤奋的重要性;
D选项符合:文段中师父通过画线的方式意欲告诉自己的徒弟,并不是对方存在什么破绽你无法破解,而是徒弟过于自负,却忽略了别人可能为之付出的努力。须知不在于击中对方弱点,而只有自己更强大了,让自己的线段更长,对方正如原来那根短线,才能在你的“长线”面前相形见绌。因此,师父想传递给徒弟的信息是勤学苦练的重要性。
故正确答案为D。
考点 语句填空
5.从特定意义上说,决策的过程就是抢抓机遇,将可能性变为现实的过程。机遇从来都是公正的,机遇一旦到来,就看谁能审时度势,及早地发现它,抓住它;能否抓住它,又关键看谁具有立断立行的智慧和勇气,凡是决策,没有不存在风险的,若想等到有百分之百的把握再拍板,恐怕时机早已逝去了。
这段文字主要说明:
A应该掌握时机果断决策以免错失机遇
B决策者的智慧和勇气是决策成败的关键
C有了充分的把握再决策已丧失最好的时机
D决策者主要考虑如何将可能性变为现实
解析 文段属于总分结构,首句指出决策需要抢抓机遇,分句通过并列结构进一步说明要想抓住机遇,需要及早地发现和把握,还需要智慧和勇气,同时通过反面论证,证明及时决策的重要性,即不及时决策,会失去机遇。对应选项为A项。
B项,未体现决策和机遇的关系,且属于分句并列的一部分内容,过于片面,排除。C项,属于问题类表述,非文段重点,排除。D项,文段已给出具体对策,故表述不明确,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A。
6.教育进展国际评估组织曾对全球21个国家进行的调查显示,中国孩子的计算能力排名世界第一,想象力却排名倒数第一,创造力排名倒数第五。在小学生中,认为自己有好奇心和想象力的只占4.7%,希望培养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只占14.9%。
这段话表达的主要意思是:
A中国在孩子的计算能力方面教育很成功,效果很明显
B中国在孩子的教育方面应该扬长避短,充分展现自己的优势
C中国应重视孩子在创造力、想象力方面的教育和培养
D中国孩子比较务实,重视智力开发,特别是计算能力的培养
解析 本题为中心理解题。
文段引述调查数据表明中国孩子想象力排名倒数第一,认为自己拥有好奇心和想象力所占比例也很低,因此应该重视这两方面的教育和培养。
因此,结合选项应该选择C项。
A项、B项错误,文中更多是在说不足,也没提到扬长避短;D项也不是文章的主要意思。
故正确答案为C。
7.水污染的形势是严峻的,而尤其使我们 的是,当前工业发展的步伐是不可能停下来的。
依次填入画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A畏首畏尾
B骑虎难下
C进退维谷
D瞻前顾后
解析 本题考查成语辨析和运用。
材料原意指水污染形势严峻和工业发展步伐停不下来使我们进退两难,材料是对客观事实的陈述,没有明显感情色彩。“进退维谷”形容进退两难,属于中性词,符合材料语意。
因此,结合选项应该选择C。
“畏首畏尾”形容胆子小,疑虑重重。“瞻前顾后”形容顾虑过多,犹豫不决。两词均与原句意思不符。“骑虎难下”比喻事情进行到中途,迫于形势不能停止,只好硬着头皮干下去。“骑虎难下”是干扰词,但带有贬义色彩,故不选。
故正确答案为C。
8.森林还是 。在一个森林环抱、绿树成荫的城市里,这个功能最明显。这里,人们不但会感到空气清新,还会感受到它的温度和湿度方面的双重影响。冬季,它能挡风御寒,既可使寒冷的气温不致降得过低,又可使冬天不至于过分干燥;夏季,它能吸收一部分太阳辐射,形成绿地里良好的小气候,为人们创造凉爽、舒适的生产、生活环境。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一台超能吸尘器
B一个大型滤清器
C一部巨大的空调机
D一座城市大氧吧
解析 横线部分在首句,根据下文“这个功能最明显”以及后文对具体功能的论述可知,首句是总括句,后文是针对森林的具体功能展开论述。后文语境首先通过递进句式“不但……还……”强调森林对温度和湿度有明显的影响,随后具体展开说明:冬季挡风御寒使得气温不会太低,且冬天不致过分干燥,夏季吸收太阳辐射创造凉爽环境。可见填入此处的句子应体现森林有调节温度和湿度的功能之意,只有“空调机”符合文段语境。
A项的“吸尘”和D项的“氧吧”功能原文中并未体现;B项只体现了递进前的内容,片面。
故正确答案为C。
9.工艺品的核心是严格的秩序与工序,“秩序”是它的美学原理,因此易于复制。艺术品倾注了创作者的创造和力量,或观念或爱意或人生哲学,“力量”或“力量的表达”是它的美学原理,因此不易被复制。
造成艺术品与工艺品有所区别的根本原因是:
A复制方式不同
B创作手法不同
C美学原理不同
D制作流程不同
解析 本题为细节判断题。材料第一句强调工艺品的美学原理是“秩序”,第二句强调艺术品的美学原理是“力量”或“力量的表达”; 易于复制”和“不易被复制”是在这两种不同的美学原理引导下形成的不同结果,因此整个文段属于分—分结构,概括起来即美学原理就是造成艺术品与工艺品有所区别的根本原因。B、D 两项“创作手法”和“制作流程”材料都没有涉及,属于无关选项,排除。A 项“复制方式”是原因导致的结果,而题干是要找原因,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C。
考点 细节判断题
10.执行力的强弱已经成为影响企业成败的关键因素, 世界级优秀企业总是能够让那些令人振奋的战略规划 地得到落实,达到甚至超出预期目标。
填入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一丝不苟
B不遗余力
C分毫不差
D滴水不漏
解析 文段指出执行力强弱是关键,执行力强弱的表现即为战略规划能否得到严格的落实,以“达到甚至超出预期目标”,即强调优秀企业能让战略规划完全按计划进行以达到目标。对应选项,C 项“分毫不差”意为一点差错也没有,即可表达此意;A项“一丝不苟”形容办事认真,强调的是重视细节的态度;B 项“不遗余力”指把力量 全使出来,毫无保留,主语常搭配人,而非“规划”;D 项“滴水不漏”形容说话办事细致周密,无懈可击,强调周密。
三个词均不能体现完全按计划执行,故排除 A、B、D 三项。
故正确答案为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