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状况有没有改观?办一件事、一个手续的时间有没有缩短?各种证明是不是真的减少了、取消了?“最多跑一次”的承诺能否兑现?各地基层便民服务大厅正是检验“放管服”改革成效的“最后一公里”。
近日,山东肥城市委组成察访组,不发通知、不打招呼、直奔现场,对全市便民服务大厅和窗口明察暗访后发现:市税务局联合办税大厅第1、9号窗口有工作人员,但柜台放置暂停服务桌牌,只对熟人办理业务;老城街道便民服务大厅社保窗口一人长期请假,无补位人员;高新区便民服务大厅有工作人员在大厅内给电动车充电,多个窗口无便民椅;王瓜店派出所户籍大厅工作时间只有1人办公……
查出来的问题,有的是关于工作人员作风的,有的是关于办事大厅环境设施和卫生的,还有的是关于服务质量和细节的。一些便民服务大厅实在无法让人满意。
近年来,关于地方便民服务大厅的新闻时有发生。近的,比如有地方办事大厅被曝光“冰火两重天”——工作人员所在的办公区有空调、电扇,温度舒适,而一窗之隔的群众办事等候区则没有任何防暑降温设施,热得像蒸笼一样;有的地方要求必须把坐轮椅的老人抬上三楼,才能进行社保指纹认证……远的,比如“丁义珍式窗口”、工作人员向前来办事的群众泼热水、工作人员与办事群众对骂甚至互殴、工作效率低下,等等。
人们把容易出新闻的地方、领域称为“新闻富矿”,意即那里总能挖掘出新鲜事。有的“富矿”以积极、正面的新闻事件居多,有的则经常被爆出一些不光彩的、奇葩的甚至违法违规的事情。从这个角度上说,各级各地政府部门的便民服务大厅不应成为负面新闻的“富矿”。
便民服务大厅的建设本是为市民提供一站式服务、提高政府效能,经过多年发展,不少服务大厅也确实赢得了不错的口碑。但仍需正视的是,在推进“放管服”改革、“让数据多跑路,百姓少跑腿”的现实语境下,人们对地方便民服务大厅的服务和效率有了更高的要求和期待。换句话说,服务大厅不能停留在“建起来了”的层面,更要从细节、服务、作风上,从软件、硬件上不断升级,让办事群众少一分堵心、多一些舒适,少一分抱怨、多一些满意。
公众理想中的便民服务大厅大体是这个样子:设施上,配置一些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的机器、设备,提供适宜的环境,包括温度舒适、有座椅可供休息等等;服务上,工作人员的言谈举止应有基本的规范,不能随意、散漫、傲慢,更不能为所欲为。透过服务大厅这一窗口,人们期待看到的是温暖、人性、高效、便利,而不是懒散、傲慢、无序和低智。这当中起决定性作用的还是思想观念问题、责任意识问题。
推行“放管服”改革的成效如何,公众最切身的感受往往来自各种办事体验上——“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状况有没有改观?办一件事、一个手续的时间有没有缩短?各种证明是不是真的减少了、取消了?“最多跑一次”的承诺能否兑现?“便民”是否名副其实?这些都是具体的评判指标。
某种意义上说,各地基层便民服务大厅正是检验“放管服”改革成效的“最后一公里”。这“最后一公里”应该成为改革不断取得实效、切实惠及公众的一种见证,成为践行改革精神、有作为善作为的新闻“富矿”,而不是每每爆出消极怠工、服务意识欠缺甚至让相关部门颜面尽失的事情。期待下一次暗访,有更多的便民服务大厅能交出让公众信服、满意的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