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师的工作不仅需要付出繁重的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还要面对学生的差异性。这体现了教师劳动的( )特点。
A.创造性
B.示范性
C.复杂性
D.延续性
2.盖老师总是建议学生们在看课本和课外读物时,用不同颜色的笔画出重点并相应作出标记,以便于日后重新阅读,这是利用知觉的( )特征。
A.选择性
B.整体性
C.理解性
D.恒常性
3.在儿童的全面发展教育中,加强( ),可以促使儿童良好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的形成。
A.德育
B.美育
C.体育
D.智育
4.李琳花了十分钟就把《静夜思》背下来了,然后他又继续读了5分钟,这种促进知识保持的方法属于( )。
A.深度加工
B.运用记忆术
C.适当过度学习
D.机械识记
5.以下《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对特殊教育的描述错误的是( )。
A.特殊教育学校的根本目的是帮助残疾适龄儿童、少年提供特殊场所,助其康复
B.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根据需要设置相应的实施特殊教育的学校(班)
C.特殊教育学校(班)应当具备适应残疾儿童、少年学习、康复、生活特点的场所和设施
D.特殊教育的主要精神是考虑到每个孩子个体内在及个体之间的个别差异
-
答案及解析:
-
1.【答案】C。解析:教师劳动的复杂性体现在教育目的全面性、教育任务多样性、劳动对象差异性。这要和创造性区分开。
-
2.【答案】A。解析:人在知觉过程中把知觉对象从背景中区分出来优先加以清晰地反映的特性叫作知觉的选择性。
-
3.【答案】B。解析:坚持全面发展,就是要全面加强和改进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德育是使学生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感情和良好思想道德素质的教育;美育是形成学生正确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观,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体育是增强学生体质,发展他们的体力和运动能力.养成他们锻炼身体和卫生习惯的教育;智育主要是传授系统的文化科学知识,发展学生智力的教育;劳动技术教育是组织学生参加劳动实践活动,使他们养成劳动观点和劳动习惯,初步掌握现代生产知识和技能的教育。
-
4.【答案】C。解析:过度学习指学习达到刚好成诵以后的附加学习。深度加工指通过对要学习的新材料增加相关的信息来达到对新材料的理解和记忆的方法。记忆术指运用联想的方法对无意义的材料赋予某些人为意义以促进知识保持的方法。机械识记是指人根据材料的外在联系,没有意义或不理解其意义的情况下,采取机械重复的方法所进行的识记。
-
5【答案】A。解析:特殊教育的目的是帮助特殊儿童逐步适应最少限制的环境,使他们可以尽最大的可能,与正常儿童一同参与普通学校的学习活动,以达成能适应正常生活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