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员教育 江苏 站!
     您的位置:首页  >>  
2020年公务员考试行测练习:文章阅读(10.28)
【 日期: | 浏览次数:2180 】

作为世界工业文明的肇始者,英国正在推进一场全方位的绿色文明革命,以减缓气候变化的脚步。天气是英国乐此不疲的恒久话题。然而,这一谈资延续至今,已经增加了新的内容,那就是全球性的气候变化。“气候变化已经成为英国百姓的热门话题。”在民间通讯工作的安娜小姐举了一个例子:前不久英国南部一个小镇发生了洪水,不少人看过新闻后就说:看哪,这就是气候变暖的结果!安娜指着英国版图说:你看,如果气候继续变暖,多年之后,北极冰雪融化的巨大水流将把墨西哥湾暖流向南推移,英国的温度也将是一个挑战。而且,发生改变——这对于目前完全自给自足的粮食供给来说,无疑将是一个挑战。而且,发生改变的还不止是这样,海平面上升导致的陆地减少将更为可怕。与普通民众相比,政府的认识就更为超前和清醒。英国环境、食品与乡村事务部的环保官员萨曼先生告诉我们,早在布莱尔首相上台之初,就把应对气候变化作为自己最重要的工作之一。与态度顽固的美国相比,英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态度令人称许。萨曼先生认为,在气候变化方面,发达国家的确应该承担更多的责任,并且应该比发展中国家提前采取行动。为此,英国财政部在今年2月发布的《能源白皮书》中,将其经济定性为“低碳经济”,具体的温室气体减排目标是:到2050年左右,将温室气体的排放量由目前水平降低60%。据悉,明年英国将担任欧盟及八国集团的轮值主席国。布莱尔首相已经表态:应对气候变化是他担任轮值主席后所要开展的两项重点工作之一。其实,在英国,环境并不是环境、食品与乡村事务部的专利,而是财政、交通、建筑等许多部门“人人有份儿”。作为一个市场经济非常完善的国家,英国在温室气体减排方面除了实行明确的政策导向外,还非常看重税收调节的作用。于2001年实施的环境税就是个成功的范例。这一全球首创的新税种是这样运作的:凡是非居民的用能单位每消耗一度电,就必须上缴l5便士的气候税,1年的总税金在10亿英磅左右。与此同时,财政部出台了环境税减征制度:企业根据自愿原则,与财政部核定每年的减排目标,凡是如期完成任务的,就可减免80%的环境税。目前加入这一协定的已经有44个行业企业,基本都能实现自己的减排目标。为鼓励更多的企业提高能效、减少气体排放,财政部还面向大企业设立了上亿英镑的减排基金和针对小企业的碳基金。只要是与财政部签定减排协议的企业,都可申请一定数量的无息贷款,用于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等。实践证明,上述措施的效果非常令人满意:与财政部签订协议的企业越来越多,许多企业还超额完成了减排任务。

1.1.

安娜认为气候变化对英国造成的最大的危害是(  )。

A.气温变化

B.陆地减少

C.粮食减产

D.降雨量的变化

1.2.

>关于环境税,下面说法正确的(  )。

A.是英国独有的税种

B.针对所有能源用户

C.达到要求的可减少税率

D.所收税金要用于环境的治理

1.3.

>英国财政部要向一些企业提供无息贷款的原因是(  )。

A.一种税收返还政策

B.让这些企业提高减排的能力

C.补偿这些企业因减排造成的损失

D.奖励这些企业超额完成减排任务

1.4.

下面符合这段话意思的一项(  )。

A.英国的粮食生产不能再自给自足

B.北极的冰雪融化会让英国气温升高

C.布莱尔政府的首要工作是应对气候变化

D.预计2050年英国温室气体排放量为现在的40%

1.5.

>这段话谈论的主题是(  )。

A.发达国家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承担更多的责任

B.英国未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挑战

C.全球气候变化的危害及人类的对策

D.英国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采取的措施

        20世纪80年代,“网际互联协议”使得人们可以连接任意两台计算机,这样,一个巨大的网络——因特网——在全球蔓延开来。20世纪90年代,随着“超文本传输协议”的出现,人们可以链接任意两个文件,这样,一个庞大的在线图书馆兼大卖场般的万维网在因特网上迅速形成。到了今天,新的协议又出现了,它就是“网格协议”。网格协议使得人们几乎能够链接与计算机有关的其他任何东西:数据库、虚拟和可视化工具,甚至是计算机本身的计算能力。

        美国阿贡国家实验室的伊恩·福斯特说:“人类正在迈向一个新的未来,计算机资源的实际位置已不再重要。”福斯特和南加州大学信息学院的卡尔·克塞曼是网格计算领域的先驱者,他们主张网格计算类似于电网,而且需要有一个协议来支持。这种协议是实现网格计算的基本条件,因为它能够保证异构系统工作起来像单一的系统那样协调,能够使家庭和公司的计算机有能力进入到网络中寻找和调用资源而       。他们与其他人一起开发了Globus Toolkit这种能在各种平台上运行的网格计算软件,并使之成为实际上的网格计算标准,也就是网格协议。

        克塞曼说:“设想一下,如果你是一个应急小组的领导,正在处理一起重大有毒化学物泄漏事故,你可能想要了解事故的有关情况,如泄漏物中含有哪些化学物,预报的天气状况如何,它们对事故处理有什么影响,现在的交通状况怎样,它对疏散线路有什么影响……要在今天的因特网上找到这些问题的答案,是一件十分麻烦的事,因为登录步骤的繁琐和软件的不兼容随时可以使你陷入困境,而如果采用网格计算,问题的解决将变得易如反掌。网格协议不但为人们发现、访问和调用几乎所有的在线资源提供了标准的平台,而且也为安全和认证等要求提供了相应的解决方案。”

        网格计算技术的最直接应用之一是网格计算机的研制和开发。目前,世界各地正在建造很多台网格计算机,它们都得到了许多工业巨头,如IBM公司、SUN公司和微软公司等的大力支持。事实上,所有这些计算机都采用了Globus Toolkit,拥有前所未有的计算能力,可广泛应用于遗传学、粒子物理学、地震工程学等领域。由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投资8800万美元建造的Tera Grid就是这样的一台网格计算机。它将在今年年底前建成,设计运算速度可达每秒2l万亿次浮点运算,建成后将成为当今地球上运算速度最快的计算机之一。

        由于福斯特和克塞曼对网格计算的巨大贡献,他们关于网格计算协议和标准的工作开始于1995年,因而,加利福尼亚通信和信息技术学院院长拉里·斯马尔和其他一些科学家称1995年为网格计算运动的起始年。福斯特和克塞曼的工作使得网格计算变得现实可行。随着网格计算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人们将能随时随地把整个网络整合成一台功能异常强大的超级计算机,实现计算资源、存储资源、数据资源、信息资源和专家资源等诸多资源的全面共享。

2.1.

下列有关“网格协议”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网格协议实际上是一种网格计算标准

B.网格协议使人们能够链接虚拟和可视化工具等许多东西

C.网格协议能够确保异构系统工作协调

D.网格协议能提供标准平台,但与计算机本身的计算能力无关

2.2.

根据原文意思,下列各项中,最适合填入文中第二自然段横线处的一项是(  )。

A.不在乎与对方的计算机是否连接

B.不在乎对方的计算机位于何处

C.不在乎对方的资源是否在线

D.不在乎对方是否签署了网格协议

2.3.

下列各项中,最适合做文章标题的一项是(  )。

A.网格计算技术及其应用

B.网格计算机与网络资源的全面共享

C.网格计算机与网格计算技术

D.网格协议及网格计算方法

2.4.

根据原文所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A.与网格计算相类似的电网是需要有一个协议来支持的异构工作系统,它工作起来像单一系统那样协调

B.网际互联协议和超文本传输协议都未能从根本上解决因特网上登录步骤繁琐和软件不兼容的问题

C.有了网格计算机,应急小组的领导就一定能够成功地处理重大有毒化学物泄漏等事故,从而减少事故造成的损失

D.今天的因特网由于没有网格协议的支持还不能应用于遗传学、粒子物理学和地震工程学等领域

阅读下面短文,完成各题。

那是一个初春的下午,乍暖还寒最难将息的时候。一个瘦瘦的男子走进来。他华贵的变色镜由于屋内昏暗的光线逐渐变得清澈透明,更显出脸色的苍白。

他张了张嘴,没有出声。像一个剜去了肉的河蚌,干燥地敞着唇。

 院长回答说:“没有,还没有。”

他每天都在这个时候走进来,问同样的话。院长都有同样的答案使他转身出去。相似的过程使院长先不好意思,抢先说。

 “可是,到底还要多长时间?”小伙子问。好像空气中有一条鞭子抽了他的脸,脸稀薄地红了。

 “不知道。你明白这不是天气预报。就是天气预报也常常搞错,在预报晴天的时候下雨。”院长鸟瞰着这个已不算年轻的年轻人。成天接触的都是垂垂老矣之人,院长觉得自己足有几百岁了。她比所有的人都要老,比那些将要死去的人老,比他们的子女更要老上几辈。

 “但是你们应该知道,没有人比你们更有经验的了。”年轻人固执地说。他平日没有说过这么多的话。院长知道这种人一旦开始说了,他就会问个水落石出。

 “是的。我们是比一般的医院有些经验,但它毕竟不是定律。生孩子是有规律的,比如月份减三加七,但死没有。你母亲的各项生命指征都正常。就是说,她虽然是架旧马车了,可还在缓缓地运行。等着吧。有些时候我们所做的唯一事情,就是等待。”院长很体谅面前的年轻人。当家属把他们的亲人送到临终关怀医院来以后,院长就觉得同他们有一种亲属关系。

“等到什么时候?”小伙子急切地问。

“等她的精神突然好起来,眼睛会像涂了油似的发亮,说话充满感情。假如你的母亲是个文化人,还会有诗意。她会突然说她想吃某种东西,嗅觉突出的好,会听见很遥远的声音……到这种时候,就快了。依我们无数次的经验,从那时候起,大约还有一天的时间。”院长谆谆告诫。

“那就是……”小伙子思索。

“是的,那就是回光返照。”

“可是我刚看了,她昏昏沉沉的,好像完全失去了知觉。我叫她,摇她,她什么表情也没有,只把睫毛闪了一下。”小伙子失望地说。

 “那是她在同你打招呼。别埋怨她,她只有这么多的劲,全使出来,只能动一动睫毛。你记住我的话,将来你老的时候,就知道这是什么滋味了。提眼皮的那块股肉,距大脑最近又最轻巧。它是人类随意活动最后的屏障。”院长解释。

 “院长,不要同我说我老了以后的事情,我不愿意听这个。我会老,我们每个人都会老。在老到来之前,让我们抓紧时机干点事。既然我们都会摊上那个结局,没有必要说来说去。我们的道德总是太注意结局而忽视过程。我还没有向您介绍过我自己……”年轻人激动起来。

“我认识你,你不是21床的儿子吗?”院长道。

“我是博士。在英语里博士和医生是一个词,可我不是医生是博士,是我的母亲把我培养成博士的。我马上要到德国去学习,这也是我母亲清醒时非常引以为豪的一件事。这是我的护照、签证,喏,还有一星期以后飞往法兰克福的机票……”小伙子把一大摊东西铺在桌面上,棕色的护照像一大块巧克力饼,斜插其中。

院长不由自主地向后躲闪了半步。东西太杂乱,要是碰掉一星半点,说不清。

3.1.

文章记述的对话发生的地点是( )。

A.综合性医院

B.儿童医院

C.康复医院

D.临终关怀医院

3.2.

男子向院长询问的是( )。

A.他母亲什么时候去世

B.他母亲的精神状况

C.他母亲的生活情况

D.他母亲的经济状况

3.3.

男子迫切地希望( )。

A.医院治好他母亲

B.他母亲在他出国之前去世

C.带他母亲回家

D.带他母亲出国

3.4.

男子的母亲( )。

A.神志不清

B.精神好起来了

C.回光返照

D.毫无知觉

3.5.

文中“不算年轻的年轻人”意指( )。

A.这个人显老,其实很年轻

B.这个人显年轻,其实不年轻

C.这个人其实不年轻,院长觉得自己老,所以认为他年轻

D.这个人其实很年轻,院长觉得自己老,所以认为他也不年轻

>采集蝴蝶标本在维多利亚女王时代的英国非常流行。英国大蓝蝶的标本很受欢迎,它不很大,也不很蓝,并不特别美丽,但数量稀少,且生活在人迹罕至的荒野。即便如此,仍然有大量的大蓝蝶被制作成标本。在19世纪末,已经开始有人呼吁保护它。进入汽车时代,到大蓝蝶栖息地更加方便,有的地方的大蓝蝶已经绝迹,保护更为迫切。1930年.英国建立了第一个大蓝蝶保护区。九年之后,保护区内的大蓝蝶种群灭绝了。此后,虽然保护区越来越多,但是大蓝蝶的数量越来越少。上世纪五十年代,英国大约还有数万只大蓝蝶,到1972年只剩下300多只。1975年,英国通过《野生动植物保护法》,首次把大蓝蝶列为法定保护对象,但已无济于事。1979年,英国最后一只大蓝蝶死去。这是为什么呢?
每年六、七月间,是英国大蓝蝶飞翔的季节。大蓝蝶成虫的寿命只有四、五天,在短暂的生命结束前,雌大蓝蝶必须找到合适的百里香产卵。百里香必须是生长在红蚁巢的边上,而且含苞待放。卵被产在百里香的花蕾里。一两周后,大蓝蝶幼虫孵化出来,就以花为食,大约两周,在蜕了三次皮后,幼虫掉到了地上,等待红蚁。幼虫靠分泌蜜汁吸引红蚁。红蚁将其带回蚁巢,为了得到蜜汁,它会用触角拍打它。蜜汁分泌完时,幼虫就有生命危险,这时它会像红蚁幼虫那样蠕动,发出红蚁的气味和声音,让红蚁误以为它是蚁巢中的一员。
大蓝蝶幼虫要在蚁巢中整整待上十个月,不仅能躲避天敌,还以红蚁的卵和幼虫为食。但是大蓝蝶幼虫仍然面临重重危险。红蚁蚁后会误以为它足一只以后也将变成蚁后的超级红蚁幼虫,而让工蚁杀死它;如果蚁巢规模太小,或者又来了另一只大蓝蝶幼虫,食物不够,最终也会饿死。
但红蚁本身对生活环境也有要求:它们喜欢温暖,在朝南向阳的山坡筑巢,地面上草的高度最好只有2~3厘米,因为草太高会遮住阳光,蚁巢温度太低,红蚁幼虫会冻死。当大蓝蝶的栖息地被划为保护区后,禁止烧荒、放牧,野草疯长:本来还有野兔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草的生长,但在上世纪50年代,一种传染性很强的病毒入侵英国,使野兔的数量锐减99%。草越长越高,大蓝蝶依赖的红蚁迅速消失,被另一种较耐寒的红蚁取而代之。这种红蚁也喜欢吃蜜汁,但它们能识破伪装,将大蓝蝶幼虫杀死。等到草皮高度超过10厘米,连百里香也难以生长、繁殖了,等人们发现这一奥秘,已经太迟了,英国大蓝蝶灭绝了。
为了让大蓝蝶再次飞翔,英国逐渐恢复了52处百里香草地,并通过割草、放牧控草皮的高度,红蚁数量随之上升。1983年,大蓝蝶被从瑞典带到英国。到2008年,已有上万只。大蓝蝶成了第一个成功获得重生的濒危蝴蝶物种。
4.1.>由本文第1段可知:

A.大蓝蝶在英国对其进行保护前就已经灭绝

B.大蓝蝶的灭绝是因为人们为制作标本而过量捕捉

C.大蓝蝶标本受欢迎是因为这种蝴蝶难以捕捉

D.保护区的建设仅起到了保持大蓝蝶种群数量的效果

4.2.>成年大蓝蝶可以活:

A.两个月左右

B.五天左右

C.两周左右

D.三周左右

4.3.>第3段中划线部分提到大蓝蝶幼虫面临的“重重危险”不包括:

A.巢中有一只大蓝蝶幼虫

B.被红蚁蚁后视为竞争对手

C.红蚁蚁巢规模太小

D.蚁巢中红蚁幼虫数量过多

4.4.>根据本文,对草地进行管理可以:

A.减少病毒传播的可能性

B. 增加百里香花蕾的数量

C.为红蚁提供适宜的生活环境

D.为兔子提供充足的食物

4.5.>英国政府保护大蓝蝶的早期措施可以用下列哪个词来评价?

A.适得其反

B.画蛇添足

C.操之过急

D.鼠目寸光

宇宙尘埃对于恒星和行星的诞生是至关重要的,它们对于恒星和岩石行星的形成起着决定性作用,可以提供形成生命的基本成分。但是早期的宇宙中为何有那么多的尘埃,这仍然是个谜。许多天体物理学家们认为,尘埃是短命的大型恒星作为超新星爆炸死亡期间形成的。然而,对银河系附近的超新星所进行的一些观测表明,这样所产生的尘埃不多,无法解释早期宇宙中出现的大量尘埃。不久前,研究人员在《自然》杂志上记录了一颗超新星在爆炸后几周至爆炸后2.5年期间尘埃的形成过程,揭开了尘埃形成的神秘面纱。研究揭示了超大尘埃颗粒的形成过程,说明这些颗粒能够承受恒星爆炸带来的冲击;研究还表明,尘埃的产生开始时缓慢,但后来就加速了。

丹麦奥尔胡斯大学天体物理学家克里斯塔·高尔和他的同事们监视了超新星SN2010j1,这是最初于2010年在附近星系中发现的一颗超新星。研究小组利用智利帕拉那山极大望远镜上的光谱仪,测量了尘埃颗粒所吸收的可见光量以及那些颗粒本身释放的红外辐射量。

研究小组得出结论:在爆炸之后40天至240天之间出现的尘埃            是由恒星变为超新星之前被驱逐出去的材料构成的,因为唯一的另外一种可能性就是超新星本身抛射到星际空间的残骸。高尔指出,在爆炸之后那么短的时间内,残骸温度太高,无法凝结成尘埃颗粒。爆炸后这一阶段中,随着来自超新星不断扩张的冲击波一扫而过,先前喷射出去的物质被压缩成低温浓密的外壳,这是尘埃结合积聚的极佳环境。

英国贝尔法斯特女王大学的天文学家鲁比娜·科塔克说,研究小组的数据是特别具有说服力的,因为他们提供的系列波长数据同步覆盖了爆炸之后几周至几年的情况,所提供的信息同时包含了尘埃颗粒的大小和成分情况。科塔克说:“除了最近最明亮的超新星事件之外,在所有其他事件中都很难获得这么全面的覆盖信息。”

让天文学家们感到吃惊的是,他们发现:相对于银河系的标准来说,这些尘埃颗粒是巨大的,直径在1至4.2微米,至少4倍于在银河系恒星系统之间所发现的典型的尘埃颗粒宽度。高尔指出,大型尘埃颗粒更加难以形成,但是当超新星释放的冲击波向星际物质冲击的时候,大型颗粒不至于被其摧毁,这一点很可能解释了为什么大型颗粒存在的时间更长。而在此之前,在太阳系发现过大型的星际尘埃颗粒。

在早期观察中,超新星SN2010j1周围的尘埃量相对较少,相当于不到太阳质量的万分之一。但是,在爆炸后500天至868天期间,尘埃形成加速,尘埃质量增加了10倍多。高尔称,这一增速标志着超新星的尘埃产出过度到另一个阶段。一旦超新星暴发期间产生的富碳物质和其他残骸得到充分的冷却,就开始结合在一起形成尘埃,加速了尘埃的产出。在第868天,当高尔的研究小组最后一次观察这棵超新星的时候,尘埃量已经增加到太阳质量的0.04倍,或者说相当于地球质量的830倍了。

如果尘埃产出不断增加的态势继续下去的话,20年之后超新星SN2010j1所产出的尘埃量就会相当于半个太阳的质量,类似于在得到广泛观察的超新星SN1987A周围所观测到的尘埃量。高尔说,如果早期宇宙中的大型超新星以同样的速度产出尘埃,那么的确可以解释在早期宇宙中所观测到的尘埃量。

5.1.文章主要在试图回答什么问题?(  )

A.早期的宇宙中有大量尘埃的原因

B.宇宙尘埃发挥决定性作用的领域

C.为何大型颗粒存在的时间更长

D.尘埃产生先缓慢后加速的原因

5.2.文章第三段的划横线处应填入(  )。

A.大概

B.或许

C.一定

D.并非

5.3.文章第六段中共有几个错别字?(  )

A.2

B.3

C.4

D.5

5.4.以下对文段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SN2010j1是一颗于2010年发现的银河系超新星

B.“大型颗粒存在的时间更长”已有了确切的解释

C.在超新星SN1987A周围所观测到的尘埃量超过半个太阳的质量

D.天文学家对超新星SN2010j1的观测揭开了尘埃形成的神秘面纱

答案与解析

1.1.答案: B

解析:

本题考查细节判断的能力。

由“>而且,发生改变的还不止是这样,海平面上升导致的陆地减少将更为可怕”一句可知,“而且”表达递进关系,后面为强调内容,“更为可怕”也说明陆地减少为最严重的后果,可知,B项正确。A、C、D项为“这样”指代的内容,并非最大的危害。

故正确答案为B。

1.2.答案: C

解析:

本题考查语句理解的能力。

由“财政部出台了环境税减征制度:>企业根据自愿原则,与财政部核定每年的减排目标,凡是如期完成任务的,就可减免80%的环境税”可知,C项正确。“>全球首创的新税种”并不能推出“独有”,故A项不选;环境税有自愿原则,并非针对所有能源用户,故B项不选;D项材料没有提及,故不选。

>故正确答案为C。

1.3.答案: B

解析:

本题考查细节判断的能力。

由“英国在温室气体减排方面除了实行明确的政策导向外,还非常看重税收调节的作用”,可以看出“政策导向”、“税收调节”的目的都是为了减排温室气体,即超额完成减排任务是这一政策产生的结果。故B项正确。A、C、D均不符题意。

故正确答案为B。

1.4.答案: B

解析:

本题为细节判断题。

由“如果气候继续变暖,多年之后,北极冰雪融化的巨大水流将把墨西哥湾暖流向南推移,英国的温度也将是一个挑战”,可以判断,英国的温度随暖流南移可能会升高,B选项正确。由“>这对于目前完全自给自足的粮食供给来说,无疑将是一个挑战。”可知A项过于绝对;由“>把应对气候变化作为自己最重要的工作之一”可知,C项“首要工作”与原文不符;“>到2050年左右,将温室气体的排放量由目前水平降低60%”可知,D项“2050年”将不确定信息确定化,故A、C、D项均不选。

>故正确答案为B。

1.5.答案: D

解析:

本题为文章阅读的表面主旨题。

材料主要讲了气候变化可能给英国带来的诸多影响以及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英国所采取的各种措施,故D项正确。A项和C项将英国的气候问题扩展为全球,将主题外延;B项歪曲文章意图,英国所采取的措施表明英国在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挑战,均不选。

故正确答案为D。

2.1.答案: D

解析:

本题属于细节判断题。

>根据原文,网格协议是能使人们链接“计算机本身的计算能力”的两者密切相关,而且原文对此用了“甚至”一词。“甚至”指“提出突出的事例有更进一层的意思”。而D项却将此判断为“与计算机本身的计算能力无关”,这与原文不符。其他三项都可在文中找到依据。故正确答案为D。

2.2.答案: B

解析:

本题属于语句填空题。

原文第二段中开头部分强调“计算机的实际位置不再重要”,“因为”后也强调“工作起来像单一的系统那样协调”,所以看出来是“位置”,B项是同义转换,故正确答案为B。

2.3.答案: A

解析:

本题属于标题选择题。

本文开头由互联网协议做引子,第二段对网格计算进行了解释,第三段阐释了网格计算的使用必要性,最后则进一步阐释市场前景,最后带出其推动者。故整篇文章是对网格技术进行的宏观展望,介绍它的原理和应用,所以标题应当是网格计算技术及其应用,故正确答案为A。

2.4.答案: B

解析:

本题属于细节判断题。

A项原文是“网格计算类似于电网,需要有一个协议来支持”,选项把表比较的介词调换到句首,引出的比较对象是“网格计算机”,而不是“电网”,所以错误;C项“一定能够成功处理”太绝对;D项的“还不能应用于遗传学、粒子物理学和地震工程学等领域”错误,文中是说网格计算机“可广泛应用于遗传学、粒子物理学和地震工程学等领域”。

而B项可参考文中第三段“要在今天的因特网上找……登录步骤的繁琐和软件的不兼容随时可以使你陷入困境”一句,故正确答案为B。

3.1.答案: D

解析:

此题是细节判断题。

从文中“院长很体谅面前的年轻人,当家属把他们的亲人送到临终关怀医院来以后,院长就觉得同他们有一种亲属关系”可知,文章记述的对话应该发生在临终关怀医院。

故正确答案为D。

3.2.答案: A

解析:

此题是细节判断题。

从文中“可是,到底还要多长时间?”“等到什么时候?”以及“是的,那就是回光返照”等对话可知,男子向院长询问的是他的母亲什么时候去世。

故正确答案为A。

3.3.答案: B

解析:

此题是细节判断题。

从第42题的分析及最后一段男子摊出自己的护照、签证等可知,男子迫切希望自己的母亲在他出国前去世。

故正确答案为B。

3.4.答案: D

解析:

此题属于细节判断题。

从文中“可是我看到了,她昏昏沉沉的,好像完全失去了知觉。我叫她,摇她,她什么表情也没有,只把睫毛闪了一下”以及下文院长的分析,可知男子的母亲毫无知觉。

故正确答案为D。

3.5.答案: C

解析:

此题属于语句理解题。

材料中提到“院长鸟瞰着这个已不算年轻的年轻人。成天接触的都是垂垂老矣之人,院长觉得自己足有几百岁了,她比所有的人都要老,比那些将要死去的人老,比他们的子女更要老上几辈。” 由此得知院长觉得自己老,才把眼前的男子当做年轻人看的。

故正确答案为C。

4.1.答案: B

解析:

考察对第一段相应细节信息的把握。文章提出大量的大蓝蝶被制作成了标本,当进入汽车时代到大蓝蝶栖息地更加方便,有的地方大蓝蝶已经绝迹。说明大蓝蝶的灭绝是因为人们捕捉制作标本。故本题答案为B项。

4.2.答案: B

解析:

考察对文章相应细节信息的把握。文章第二段大蓝蝶成虫的寿命只有四、五天。故本题答案为B项。

4.3.答案: D

解析:

考察对文章相应细节信息的把握。文章第三段中“红蚁蚁后会误以为它是以后将变成蚁后的红蚁幼虫”即被红蚁蚁后视为竞争对手,文章第三段中“蚁巢规模太小”和“另来一只大蓝蝶幼虫,食物不够”。分别对应A、C。故本题答案为D项。

4.4.答案: C

解析:

考察对文章相应细节信息的把握。文章第四段中首句“红蚁本身对生活环境也有要求:地上草的高度最好只有2~3厘米。”说明对草地的管理是与红蚁的生活环境相关的。故本题答案为C项。

4.5.答案: A

解析:

考察对文章主旨信息的把握。文章第一段中“英国建立保护区并且通过法律保护大蓝蝶,但是无济于事”即说明前期的措施并没有收到效果,文章第二、三、四段中分析了没有效果的原因:建立保护区后,禁止烧荒、放牧,野草疯长。第五段分析出大蓝蝶需要控制草皮的高度。综合全文前期的措施不但没有保护反而加速了大蓝蝶的消亡。故本题答案为A项。

5.1.答案: A

解析:

文章第一段提到“但是早期的宇宙中为何有那么多的尘埃,这仍然是个谜”,随后文章详细介绍了天文学家对超新星SN2010j1的观测研究,并在最后一段指出“如果……那么的确可以解释在早期宇宙中所观测到的尘埃量”,与第一段相呼应,可见文章通过对科学研究的介绍试图回答“早期的宇宙中为何有那么多的尘埃”。本题选A。

5.2.答案: C

解析: 该段后文讲到,“高尔指出,在爆炸之后那么短的时间内,残骸温度太高,无法凝结成尘埃颗粒”,这就排除了“超新星本身抛射到星际空间的残骸”这个唯一的另外一种可能性,因此只有“由恒星变为超新星之前被驱逐出去的材料构成的”这一种原因,填入“一定”最准确。本题选C。

5.3.答案: B

解析:

“过度”应为“过渡”;“暴发”应为“爆发”;“这棵”应为“这颗”。本题选B。

5.4.答案: D

解析:

A项错误,根据第二段中的“超新星SN2010j1,这是最初于2010年在附近星系中发现的一颗超新星”可知,SN2010j1是在附近星系中,而不是在地球所处的银河系。B项错误,根据第五段中的“这一点很可能解释了为什么大型颗粒存在的时间更长”可知,这一解释仅为“可能”,并不是确切的。C项错误,根据最后一段中的“相当于半个太阳的质量,类似于在得到广泛观察的超新星SN1987A周围所观测到的尘埃量”可知,原文中讲的仅是“类似于”“相当于”,C项的“超过”没有依据。D项正确,文章第一段中提到“一颗超新星在爆炸后几周至爆炸后2.5年期间尘埃的形成过程,揭开了尘埃形成的神秘面纱”,根据后文可知此处提到的超新星就是SN2010j1。本题选D。


电话: 400-025-7037,0510-81080696  地址:无锡市梁溪区人民中路118号金鼎广场19层C座(三阳广场站)
版权所有:无锡中员未来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网络支持:中国无忧互联    备案号:苏ICP备19047934号-1
本网站内容(图片、文字)由本站所有,未经许可不能用于其它网站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