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员教育 江苏 站!
     您的位置:首页  >>  备考资料  >>  
一人兼任两校校长凸显教育资源紧缺
【 日期: | 浏览次数:1818 】

日前,合肥市出现一则罕见任命:封安保同时担任合肥一中、六中校长。一人身兼两所中学的校长,从教育规律和个人精力来考量,都是不寻常的。

  罕见任命的背后,更是一波三折的剧情。合肥一中原校长因年龄原因即将卸任,六中校长封安保将调至一中接任校长,外市某中学一位校长来担任六中校长。原本很正常的任命,却引发了六中家长集体“挽留”校长。原因在于封安保校长治校成绩出色,任职一年后,六中一本达线率即超过一中,跃居合肥市第一,第二年依然保持第一。在新闻报道中提及“坊间流传甚广的一种说法是,封安保上任之初,即向家长承诺:让他们的孩子哭着进来,笑着出去,且保证至少干满三年”。因此,校长此番突然调走,令不少家长难以接受,怕会影响这条上升曲线。

  所谓“哭着进来”,颇值得咂摸。这恐怕是一种文学表达,据了解,六中在当地并不算差,合肥市最著名的三所高中即一中、六中、八中。只是相对于另外两所中学,近些年六中高考成绩颇不如意。倘若当地最著名的学校之一都要“哭着进来”,那这三所学校之外的其他学校,学生又该怎么“进来”?

  进入著名中学依然要心有不甘,说明在同一地区的优质中学之间,教育资源的不均衡程度也催生出了“哭”这种极端化的焦虑表达。而且,教育资源差异对教育结果的决定意义,在学生与家长眼中,恐怕有时也并非努力、拼搏这些个体因素可以轻易与之博弈,否则努力即可,何至于“哭”?

  在规范化、均等化、高质量的教育供给不足的情况下,一位治校出色的校长,某种程度上也被视作了教育资源的重要衡量指标。且不说名校、名师有限,名校长同样稀少,对一所学校影响甚巨。对校长的“挽留”,某种程度上是对教育资源的追逐。在这种格局下,出现罕见的“挽留”与罕见的“任命”也就不难理解了,这实则也是教育资源紧缺的折射。

  当前,一些诸如争抢名校、高价学区房、挽留校长等新闻,传递了令人紧张的焦虑,会让人以为对教育资源的先期占据,其重要性已经超越了后天努力。教育本应承载着天道酬勤、耕耘收获的朴素价值观,然而,不可否认的是,价值观又得在相应的社会现实中才能得以稳固。因此,必须从教育资源均等化入手,让公平成为教育最清晰可感的状态,教育方能更好地实现预期的社会功能、承载起相应的社会期待。

  一人兼任两校校长,是否可以成为长久之计需要观察。但无论如何,对于学生和家长来说,教育最需要呈现的,不是反常,甚至也不是一个个奇迹、神话,恰恰是稳定的预期。教育作为最基础的社会上升通道,其功能的实现应当最大程度上决定于个体因素,而非教育资源分布乃至校长离任等偶然因素。因此,仍然需要强调:推进教育资源均等化,拉直教育公平的起点,始终不能懈怠。由校长任命而引发的关注也是个信号:在教育领域,对个体之外因素的强调每增多一个,都是对教育公平一次有力的提醒。

电话: 400-025-7037,0510-81080696  地址:无锡市梁溪区人民中路118号金鼎广场19层C座(三阳广场站)
版权所有:无锡中员未来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网络支持:中国无忧互联    备案号:苏ICP备19047934号-1
本网站内容(图片、文字)由本站所有,未经许可不能用于其它网站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