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语理解一直以来是公考行测的重头戏。今天把言语理解与表达的考场策略和必知考点,给大家好好说说:
时间分配
言语理解与表达的题型一般分四类:逻辑填空、 阅读理解、 语句表达和篇章阅读。其中:
逻辑填空文段一般在50-150字之间,文段内容比较简单, 容易理解。考生掌握常见实词或成语的意思和用法, 准确定位空格处对应的语境信息, 很快就,会选出答案, 每道题的答题时间可控制在30-40秒之间。
阅读理解与语句表达一般以片段形式呈现, 文段字数通常在150-250字之间,文段结构多样。 考生需要掌握每种题型的解题方法和解题技巧,快速分辨正确选项和干扰选项,每道题的答题时间可控制在40-50秒之间。有些题目本身不难, 但比较费时,如细节理解题,需要将选项与原文逐一对应,需要细心,时间可以在50-60秒之间。
篇章阅读的考查主要体现在省部级以上试卷中, 文字阅读量较大, 一般由6-10个段落构成。 篇章阅读一般题目设置难度不大, 只是文章较长, 信息量较大, 综合了逻辑填空、 阅读理解、 语句表达这三类题型, 考生需要快速阅读全文且有针对性地精读部分文段, 每篇篇章的答题时间可控制在5-7分钟之间。
做题顺序
言语理解与表达的题量较多, 阅读量较大,但是整体难度不会很大。考生做题时可以按照正常的试卷顺序作答。
做逻辑填空题时,先阅读文段,寻找语境信息,然后辨析词语,确定答案。
做阅读理解和语句表达时,一般先看提问方式,确定题型,然后阅读文段,再对比选项,确定答案。语句排序一般不需要看提问方式,先看选项给定的首句,再看文段的句子,比较先后顺序,确定答案。
做篇章阅读时,一般先浏览题目设问,大致把握阅读重点,按照原文自然段的顺序做题,不需要按照题目先后顺序。
舍弃原则
言语理解与表达在行测试卷中所占的比重比较大, 考生对于这一部分一般不会放弃。 但在考场上有时会出现比较纠结的题目, 答案在两个选项之间徘徊, 不能决定对错。 遇到这种情况可以按照不同的题型来处理:
(一) 逻辑填空。 多数考生做逻辑填空题时, 把词语代入空格, 觉得能读通顺就可以了。 这种做法往往排除了两个选项, 剩下的两个选项觉得都行, 不知道选哪一个。 这时需要先观察空格前后的语境提示信息, 然后从词语搭配、 语义轻重、 语素差异、 感情色彩、 语体色彩、 语法功能等角度去考虑, 如果这些角度都考虑了,还是选不出答案, 可以从最初的语感选一个答案, 不要纠结, 果断做下一题。
(二) 阅读理解。在做主旨概括或意图判断题时, 遇到剩下的两个选项不能确定答案时, 可以从主体差异、 相对绝对、 逻辑关系等角度比较选项差异, 选出最符合文段重点的选项。 如果超过一分钟确定不了答案, 可以凭语感选一个答案, 接着做下一题。
(三) 语句表达。 在做语句填空题时, 碰到纠结选项, 注意考虑空格的位置。空格在首句或尾句很可能是对整个文段或部分文段的总结。 空格在中间注意前后的语境信息。 在做语句排序时, 如选项和原文都没有突破口, 可以在纠结的选项任选其一代入, 通顺即可选择, 不可纠结过长时间, 果断做下一题。
一、 逻辑填空
二、 主旨概括
三、 细节理解
四、 语句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