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员教育 江苏 站!
     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热点:企业有危机,为什么总是找同学帮忙
【 日期:2016/11/30 | 浏览次数:1605 】
企业有危机,为什么总是找同学帮忙
  11月以来,创业板龙头乐视深陷“欠债”、“缺钱”传闻。危难之际,贾跃亭长江商学院十余位董事长同学与他签署了总额6亿美元的投资协议。11月23日,贾跃亭的“好同学”又来到乐视公司,且这次的规模更大,媒体报道有50人。
  从当年的牛根生到今天的贾跃亭,长江商学院的“好同学”再次上演危难见真情的“佳话”。但笔者认为,同学之间的“救助式”投资本质上是一种关系型合约(“熟人交易”),在市场范围比较小的时候,关系型合约能弥补市场缺失和节约交易成本。但随着经济发展,中国已经从关系型社会向规则型社会转变,企业家要顺应这种转变,比如,更市场化的借贷方式,更透明的企业运营等,而不是靠同学。
  为何企业家同学会成了最后一根救命稻草?说到底,还是因为中国式的“熟人交易”。危急时刻,贾跃亭需要钱救乐视,而长江商学院恰恰是一群“土豪”熟人。事实上,我国企业家还有着“熟人交易”的基因。1988年,国家“七五”期间私营经济研究课题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私营企业在创业时资金大多来自“熟人”,内部融资(自有和亲友借款)为52%,银行、信用社贷款41.1%,而银行贷款不少都是村干部出面、或者与银行人员有交情,占70%,剩余为自有资金或财产担保。
  这当然是当初民间融资环境所限,但时至今日,遇到危机,还得托关系找同学,这其实也折射出,我国民营企业发展的民间融资环境之困。不过,“熟人交易”是一个“黑匣子”,这背后也可能达成桌下协议;最关键的是,同学们即使雪中送炭,大多看中的也是其背后的利益,基于情谊结成的联盟往往并不可靠。对企业来说,门口的野蛮人,随时需要警惕。从理论上来讲,当市场范围拓展到一定的程度时,基于规则的正式制度安排比关系型合约更有利于实现规模经济。中国市场化和经济发展的进程正在逐渐消解关系型社会赖以存在的基础。同时,类似乐视这样的市场规模,恐怕不是“熟人”就能解决的问题。
  基于此,牛根生当年虽然得到同学的慷慨相助,仍然没有改变从蒙牛出局的命运,靠同学支持的贾跃亭能否走出今天的危局,仍然需要观察。窃以为,企业家必须意识到中国大转型的背景,企业最重要的转型是由关系型合约向规则型合约转变,才能赢得融资等更加广阔的生存空间,这恐怕也是解决乐视危局的真正途径。

电话: 400-025-7037,0510-81080696  地址:无锡市梁溪区人民中路118号金鼎广场19层C座(三阳广场站)
版权所有:无锡中员未来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网络支持:中国无忧互联    备案号:苏ICP备19047934号-1
本网站内容(图片、文字)由本站所有,未经许可不能用于其它网站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