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候鸟要破传统习俗之网
【背景链接】
纪录片《鸟的迁徙》有一句著名的解说词:“候鸟的迁徙是一个关于承诺的故事。”为了这种对于生命的承诺,它们年复一年,历尽艰难险阻,飞越万水千山。然而,有时候这种承诺很难“兑现”。2016年候鸟迁徙季,媒体连续报道了许多地方大规模捕杀候鸟的恶性事件。成千上万的候鸟在迁徙途中被捕猎。
2016年11月23日,数十家媒体和公益组织发布“让候鸟飞”倡议书,呼吁公众拒绝食用野生鸟类,监督举报捕杀、买卖野生鸟类行为,受到公众关注和舆论好评。爱鸟不仅是保护鸟类,也是保护人类的生态环境,需要你我积极参与。
【标准表述】
[原因分析]
我国地处世界候鸟迁徙路线的关键位置,全球八大候鸟迁徙路线中的三条经过我国。我国野生动物保护法明确禁止非法捕杀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的,禁止出售、收购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或者其产品。然而,个别人的残忍和贪婪使得众多候鸟穿越饥寒、寻找温暖的迁徙路成了不归路。
没有买卖,就没有杀害。大量捕杀候鸟现象背后,往往存在利益驱动,甚至形成了“产业链”。一些职业的候鸟“杀手”无视法律,皆因非法获利丰厚,且容易逃脱法律制裁。候鸟迁徙路线往往处于深山老林,地广人稀,监管、执法存在困难;野生动物贩卖、运输、食用环节涉及多个监管部门,甚至有个别监管人员为违法者提供庇护。
伤害和杀戮,皆假传统文化之名——饮食文化、宗教民俗传统、笼鸟文化。然而,传统文化绝非天然正确、继承有理。进入现代社会,传统文化必须经受审视和评估,以现代价值为标准鉴别其精华和糟粕,进行扬弃。
[参考对策]
专家总结,构筑候鸟保护网,需要加大处罚力度。依法打击捕杀、出售、收购、运输、交易候鸟行为,应当让候鸟“杀手”付出沉重的代价,不敢铤而走险。如有政府工作人员玩忽职守或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纵容滥杀鸟类行为,应当依法追究责任。
构筑候鸟保护网,需要强化公民参与。良好的生态环境惠及公众,保护候鸟不只是政府的事,每个公民都应树立候鸟保护意识,不以传统陋习为美,自觉抵制“食鸟诱惑”,不捕杀、不食用、不买卖候鸟,并积极善待、救助遇困候鸟,还应积极举报不法行为。
构筑候鸟保护网,需要强化生态文明意识。党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体现了党和政府对保护生态环境的高度重视。积极行动起来保护生态环境,不妨从保护一只候鸟做起。爱鸟也是生态文明。
保护候鸟,不仅要拆除现实之网,而且要破除传统习俗之网。传统习俗不是抗拒法律的挡箭牌,也不是回避现代文明的庇护所。在现代的语境下,传统习俗应该接受价值上的重估、文化上的重新阐释,以此获得新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