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用成建制、有组织的大学生来填补企业的“用工荒”,更不能以毕业证、学位证等要挟学生。
-----------------------------------------------
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日前,聊城大学有学生在微博上写下“求助信”,称“被学校强迫实习了一个星期,不止一次有了想死的念头”。据这位学生介绍,学校要求数百名大三同学,寒假期间到昆山康佳电子有限公司、苏州佳世达科技有限公司实习。名义上是实习,实则通过与劳务中介签协议,把学生“卖”给工厂流水线当工人。不少学生质疑学校利用学生捞钱。
大学生实习期间体验一线工人辛苦,多一些实践经验,本来无可厚非。毕竟,实习是一种“模拟”劳动,也是大学生进入社会之前,了解工作环境、锻炼自身技能的主要途径。“手上起了水泡”“五个指头都磨破了”,不过是对真实产业的体验而已。
不过,实习生与普通劳动力之间应有不能逾越的界限。不宜用成建制、有组织的大学生来填补企业的“用工荒”,更不能以毕业证、学位证等要挟学生。
近年来,类似强制实习现象屡见不鲜。比如,据央广新闻报道,2017年11月中旬,河北宣化科技职业学院组织大学生到深圳某电子厂实训,每天在流水线作业10小时。学校原本承诺实训期为两个月,结果在合同里变成两年。
学校为什么热衷于把学生送上企业的生产线?一方面,学校课程设置、培养计划有实习环节,实操也确实是课堂教学的必要延伸。如果有企业能整体接收学生,就能帮学校省去很多麻烦。
另一方面,随着人口红利的消失,以及中西部地区对技术工人的需求增加,东南沿海地区很多企业都出现了“用人荒”。这样,企业的诉求与学校的愿望一拍即合,大批实习生成了学生工。如果存在校企之间的利益输送,则更能刺激学校的积极性。
教育行政部门有责任和义务强化监管、一旦查明存在利益勾兑、倒卖学生的情形,必须严厉问责。这不仅是为了维护正常的教学秩序,也关系到学生的合法权益。同时,涉事大学生也要像聊城大学这位学生一样,勇敢地站出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