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这条蜿蜒万里的母亲河,从远古流向未来,对中华民族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长江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是中华儿女心灵的图腾。无论是在观念里还是在现实中,长江的涨落荣枯,长江沿岸的富庶进步,都让中华儿女魂牵梦萦。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总揽全局、科学谋划,部署实施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新发展理念唤发新的生机和活力。“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理念深入人心,“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的共识,成为整个长江流域人民奋斗的方向。长江经济带正化身为祖国大地上崭新的“绿飘带”“黄金带”。
看长江,也是看中国。本版今起推出系列评论“让中华民族母亲河永葆生机”,思考如何建设好生态长江、经济长江、文化长江、民生长江,深入推进长江经济带发展,让民族复兴的梦想早日在神州大地变成美好现实。
从2015年1月到今年6月,长江经济带11个省市检察机关共批捕破坏环境资源保护类犯罪13013人、起诉47350人,各占同期全国检察机关办理此类案件总数的1/3和近一半。权威机构近日公布的数据,既展现了沿江11省市跨区协作、依法护江的成果,也彰显了确保“一江清水”的坚定决心。
长江涵养着占国土面积1/5的沿江生态,带给沿岸4亿人民灌溉之利、舟楫之便、鱼米之裕。然而一段时期以来,“大招商”“大开发”给长江生态系统敲响阵阵警钟:化工围江成势、工业废水偷排、非法码头林立、非法采砂泛滥、河湖湿地萎缩……习近平总书记痛心地说:“‘长江病了’,而且病得还不轻”。昔日大干快上、追求规模速度的发展模式已然走到尽头。
两年前,一个声音犹如黄钟大吕:“当前和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要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必须从中华民族长远利益考虑,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习近平总书记的号召,振聋发聩,为长江经济带的发展立规矩、明方向。两年多来,从云贵高原、巴山蜀水到江南水乡,沿江11省市贯彻落实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强化环保治理、优化产业结构、统筹协调联动,长江生态文明建设的壮美画卷正在缓缓铺开。
要说这两年多来最深刻的变化,莫过于理念的嬗变。过去,不少干部存在“先污染后治理”的惯性思维,认为追赶发展阶段“环境代价还是得付”;生态环保与修复各唱各调,谋全局不足,缺乏整体推进。如今,“不搞大开发”“绿色发展”深入人心。宜昌“关、转、搬”134家化工企业,江西湖口县一票否决总投资超过26亿元的污染性项目,浙江等省市投入重金修复水生态……“共抓大保护”“生态优先”成为共识,沿江各省市“去污还绿”“拒黑植绿”。环境保护联防联控、生态修复加强合作、环境犯罪联合执法……为搞好长江大保护,沿江省市逐渐摒弃各自为战,在“共”字上做好文章。数据显示,2017年沿江11省市GDP增速持平或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有力说明长江大保护,不会影响经济发展速度,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理念之变,必然推动制度重构。中央层面,以《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为统领,以《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等10个专项规划为支撑的顶层设计基本完成。地方层面,为呵护湖泊湿地之绿、留住长江生态之美,打破了行政界限和区划壁垒,协商合作机制全面建立。湖南对全省79个限制开发区域县取消人均GDP考核;贵州率先启动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试点;浙江全省一盘棋,积极推进太湖流域、钱江源等流域的生态保护……两年多来,上下同欲、协同奋战,为把长江经济带建设成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先行示范带、创新驱动带、协调发展带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障。
“非知之难,行之惟难。”唯有务实行动才能让长江生态万象回春。有这样两张照片:同是岳阳市君山华龙码头,前一幅污水横流,分辨不出哪儿是砂石、哪儿是江岸;后一幅芦苇铺绿,水清河晏,江豚腾跃。放眼整个长江流域, 截至去年底,959座非法码头全部拆除,其中809座完成生态复绿;928个黑臭水体整治已开工826个,完工498个;截至6月底,环境敏感区内的化工园区、化工企业依法撤销……实践证明,做好顶层设计后,各地一锤接着一锤敲,就没有解不开的“化工围江”,没有禁不住的“非法毁江”。
尽管生态长江建设成果显著,但依然容不得有松口气、歇歇脚的想法。比如,有的部门在抓生态保护上主动性不足、创造性不够,甚至以缺少资金、治理难度大等理由拖延生态修复进度。又如,流域生态功能退化依然严重,非法码头、非法采砂反弹压力大,污染产业向中上游转移,区域合作虚多实少。面对这样的形势,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关键是要正确把握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总体谋划和久久为功、破除旧动能和培育新动能、自身发展和协同发展等关系,以“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既“治已病”,又“治未病”,让母亲河永葆生机活力。